北京确诊病例密接者654人(北京初步判断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654人)

密接者隐瞒不报什么责任

1、密接者隐瞒不报的责任如果认为他人瞒报病情或行程流调信息的,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警。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处警告或者200 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

2、首先承担民事责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承担行政责任。

3、不报备行程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单位和人员必须服从和执行各级人民政府或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不配合隔离及未经批准自行解除居家隔离措施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4、如果是故意隐瞒,可能会被拘留承担法律责任。按照规定故意隐藏行程,或是晚几天向当地政府或者不向当地社区报备,一旦引发严重后果,比如导致大批人隔离或感染新冠病毒,这是触犯法律的严重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和经济损失的责任。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规定去做。

5、比较轻微的处理是单位通报批评,扣钱,严重点的可能会丢掉工作。

什么叫次次密切接触者?

1、次密切接触者:在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特别是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几级接触者不需要隔离:一般接触者不需要进行隔离。

2、次密切接触者是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其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3、次次密切接触者指的是那些与确诊病例虽然没有直接的密切接触,但有一定程度的交集,且该交集者目前健康状况良好,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

4、次密切接触者与一般接触者的区别: 次密切接触者:与密切接触者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首次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其中,与密切接触者频繁接触的家人和同事是重点人群。

报备场所是确诊去过还是密接去过的

1、都需要。报备场所是确诊去过和密接去过的都需要。应疫情防控部门要求报备场所是确诊去过和密接去过的都需要,如不报备将依法依规追究其相关的责任。宁夏一男子与西安新冠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不主动报备行程致使次密接者、次密接者的密接者人数多达28人,给全区疫情防控带来安全隐患,被行政处罚。

2、收到移动发来的大数据分析的短信不一定确定就是密切接触者,有可能只是你和确诊患者在不同时间去过同一个地方。建议你第一时间去权威医院做核酸鉴定,每三天去一次,依次循环,两个星期左右就可以确定结果,以为现在新冠疫情病毒升级,有潜伏期,所以,希望严格检测自己身体状况。

3、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或次密接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途经高风险地区来成都的人员:指途经我国疫情高风险地区后来到或返回成都的人员。有成都市中高风险区居住史的人员: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曾在成都市中高风险区居住过的人员。

4、和密切接触者同一天不同去过同一地方用报备。钟南山院士表示,由于“德尔塔”毒株载量高,呼出来的气体毒性大,传染性很强,因此,密接者这个概念要改变,还包括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单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栋楼,发病前四天跟这些确诊病例在一起的人都算是密切接触者。

本文来自作者[lejiaoyi]投稿,不代表刘岩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engyinku.cn/zixun/202508-5778.html

(2)
lejiaoyi的头像lejiaoyi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lejiaoyi的头像
    lejiaoyi 2025年08月27日

    我是刘岩号的签约作者“lejiaoyi”

  • lejiaoyi
    lejiaoyi 2025年08月27日

    本文概览:密接者隐瞒不报什么责任 1、密接者隐瞒不报的责任如果认为他人瞒报病情或行程流调信息的,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警。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

  • lejiaoyi
    用户082704 2025年08月27日

    文章不错《北京确诊病例密接者654人(北京初步判断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654人)》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刘岩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